言情小说笔趣阁 > 盛世之凤凰花开 > 第22章 少林寺

第22章 少林寺


县上对这封信高度重视,专门派人送到乡上,嘱咐乡党高官亲自交给收信人,务必弄清这封信的来龙去脉。

        奶奶接到消息时,楞在那里,半晌没缓过神来,心中如打翻的五味瓶。到乡上取信的路上,奶奶浮想联翩。旺哥,你个挨千刀的,你终于来信了,你死哪里去了,你知道,这么多年,香秀是怎么熬过来了的?你知道吗,你已经走了三十多年!你还记得咱们成亲的那间房子吗,我一直在那里等你,等了三十多年,等到头花白。旺哥,你还好吗,这么多年,你又是怎么过来的?

        奶奶到了乡上,从书记手中接过那封信,颤抖着打开信:

        香秀:

        你好吗,我终于鼓起勇气给你写这封信。

        咱们成亲的第二天,官兵就把我抓走,那是一个暖暖的冬日,我永远记得。他们带我出山海关,到东北接收鬼子占领的土地,接着参加辽沈会战,战败后,在大连坐船护送一批物资到宝岛。一路上,我多次试图逃跑,想早日回去与你团聚,可是,他们看守得太严,逃跑被当场抓获的,就地枪决,没有抓获的,扬言战后到家里清算。

        到宝岛后,两岸关系一直对立,根本没有回去的可能,连写封信都不行。一个好心的高山族姑娘,见我孤身一人,便经常给我洗衣做饭,后来我就娶了她,就是我现在的太太。我有一儿一女,他们都很好,一个念大学,一个念高中。不知你境况如何?你可要善待自己!

        两岸关系的缓和,才让我们有了通信的机会,可是,一切都来的太迟。当你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很可能已经离开这个人世。我得了肺癌,已经晚期,喘不上气,靠氧气瓶勉强维持。遥望北方,思念祖国,思念父母,思念我梦中的新娘!可是,一切都来的太迟。不知爹娘是否健在,我想,定是拖累了你。香秀,我愧对于你,愧对于我的爹娘,如有来世,定要回到你们身边,加倍补偿今世欠下的恩情。

        香秀,你要善待自己,彻底把我从记忆中抹去,就像我们不曾见过。

        你的旺哥

        奶奶不知道怎么从乡上回到家里,好像是书记让文书送自己回来的。回到家后,关上房门,手捧旺哥的来信,积压了这么多年的情感,像泛滥的洪水,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哭声,无所顾忌地奔流而出。旺哥,我苦等你这么多年,总算有了结果。却是这么一个结果!你到临死才告诉我,为什么要告诉我?你在宝岛有了家小才告诉我,为什么要告诉我?

        传来了敲门声,是孙子回来了。是啊,还有孙子呢!奶奶擦干眼泪,用手梳理了下头,换上一副笑颜,开门迎接孙子的到来。孙子说饿了,好,奶奶给你擀面条,一会儿就好!

        孙子萧剑五岁的时候,奶奶在赶集的路上捡回一只流浪狗,是一只可爱的小黄狗,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虎。小虎成了孙子的伴,外加贴身保镖,有了小虎,孙子增添了不少乐趣,那些欺负孙子没有爹娘的熊孩子,也老实了不少。小虎长大后,尽管整天被一群母狗围着,可是对主人的忠心一直没变,一声召唤,立刻回到主人身边。

        孙子十岁那年,上三年级,一群买狗的狗贩子,扬言乡政府要杀掉乡里所有的狗,完全是谣言,这是后来才知道的。孙子亲手把绳子套在小虎的脖子上,无奈地看着买狗人把小虎拖走。从此孙子变了,变得郁郁寡欢,变得沉默寡言。

        奶奶意识到,只有变得强大,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家园。奶奶决定让萧剑去练武功,先要身强体壮,才可保护自己,才可行侠仗义。奶奶早就想带萧剑离开这个环境,这儿已经不利于孙子的成长,再说,她要等的人已经有了结果,没有再等的必要。到哪儿去呢?少林寺。从电影上看,少林寺的和尚可厉害了,对,就去少林寺!但是,我的宝贝孙子只练功,不当和尚。

        少林寺乃佛教圣地,位于中岳嵩山五乳峰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距今有15oo年的历史,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更因历代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历经一千多年风雨的少林寺,每到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在大是大非面前,都会起到扶正祛邪的重要作用。少林寺,几经荣辱兴衰,始终保持供奉佛祖的香火延绵不断,始终保持少林功夫延绵不断。时至当代盛世,香火空前繁盛,倒是扰了佛祖的清净。

        佛教是世上三大宗教流派之一,诞生于印度,由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他被后世尊为佛祖。佛祖贵为王子,是典型的高富帅,因不忍芸芸众生之苦,决意抛却荣华富贵,出家修行,宣讲佛法,以解脱终生。佛祖叫世人看破人生真相,苦也人生,乐也人生,所以要放下我执,积极面对人生。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达摩祖师所创。祖师面壁九年,终得禅宗旨趣,主张不拘修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生活中处处皆禅,时时皆可修行,万事向心求得,即心即佛。禅宗讲究慧根,有慧根方可悟得禅中真谛。

        禅中趣事,意味隽永。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一天,老友夏丐尊来访。见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盘咸菜。夏丐尊不忍问道:“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弘一大师答道。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白开水?”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真是,名利得失一笑尔,人生咸淡两由之。

        宗教是人类灵魂的寄托。人要有信仰,人的灵魂需要抚慰,宗教是个重要途径。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那么他的灵魂一定是荒芜的,做事很可能没有底线。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是一盘散沙,到处充斥着自私自利。

        一路打听,一路奔波,奶奶带着萧剑终于来到少林寺。少林寺本打算不再招收俗家弟子,可是,当方丈了解祖孙二人的详情后,仔细打量了萧剑一番,摸了摸小家伙的胳膊腿,问他为什么习武,萧剑答道,保护自己,保护家园,方丈点头微笑,见是块练武的材料,便留了下来。

        方丈把萧剑交给了师弟释妙空,让萧剑拜妙空法师为师。妙空法师现在是少林寺的座僧,是方丈的副手,其任务是为全寺僧徒和外来学者讲经说法。妙空法师文武兼修,文通古今中外,武贯禅林正宗。

        妙空法师俗家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是高校教师,均被划为右派,文革时不堪重辱,双双寻短见而去。当年妙空正上高中,学校早已停课,他也热衷于对阶级敌人的文攻武斗,时常为自己的父母羞愧不已。父母的死,让他彻底悔悟,遂看破尘世万象,带上父母的骨灰,出家到少林寺。

        栖息少林的妙空,除了参禅礼佛,把所有精力用到读书与习武上。妙空悟性极高,自学英、梵、德、日四种语言,不仅佛家经典捻熟于心,而且学贯中西。妙空到少林时,已是十七八岁,修习武功,略显姗姗来迟。然而妙空极具慧根,没过几年,就领悟了少林武功“禅武合一”的精髓,拳术、剑术、棍术、枪术、刀术无所不能,尤其精通罗汉拳和达摩剑。

        妙空收下萧剑,见其动作麻利、思维聪敏,而且宅心仁厚、心地善良,决意好好培养自己这个徒弟。没过多久,师徒二人便情同父子。

        妙空让萧剑从洗衣、扫地等小事做起,无处不禅,把小事做好就是修行。同时苦练童子功,童子功是少林功夫的基础。妙空从呼吸、运气、用气诸方面严格要求,让萧剑把童子拜佛、朝天蹬、罗汉睡觉等几个动作练到出神入化。童子功必须从儿童练起,萧剑年龄尚可,再晚来两三年,青春期一到,泄了精气,就迟了。妙空就没练成童子功,根基总觉没那么深厚。

        基本功打牢后,妙空就开始教萧剑拳术和器械,着重教罗汉拳和达摩剑。罗汉拳有佛拳之称,共一百零八手,注重步法灵活,出手快、狠、准。达摩剑乃剑术中的精髓,为达摩祖师所创,讲究剑如禅法,静中生动,动中守静,把握瞬间,禅定玄机。妙空要把自己多年的研修心得,悉数传授给徒弟。

        妙空给萧剑传授武功的同时,兼授文化知识。从阅读开始,在师父引领下,萧剑阅读了大量书籍,眼界和胸怀大大开阔,积聚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另外,这孩子对数理化怀有浓厚的兴趣,逻辑思维能力也较强,就是对学习外语,老是找不到窍门,光学习英语,就用了不少功夫,进步却不大,妙空就没敢再教其他外语。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萧剑已在少林寺呆了六个年头,由当年的蓬头稚子长成了英气勃的小伙子。一日,妙空让萧剑把奶奶叫来,对祖孙二人说:这六年中,萧剑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已经掌握了少林武功的精髓,以后勤加演练,必有所成。文化课虽有所涉猎,毕竟不太系统。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期,没有文化知识将寸步难行,武功,只能用来防身健体,靠一身武功走遍天下的冷兵器时代早已结束。建议萧剑下山,到学校接受系统的文化课教育,可以从高中读起。奶奶和萧剑接受了师父的建议。

        一个初夏的早晨,萧剑拜别师父,拜别方丈,拜别朝夕相处的师兄弟们。妙空把师父留给自己的一把少林剑传给萧剑,嘱咐萧剑一定牢记少林戒律,切莫逞强好胜,切莫为非作歹。萧剑俯谨记。

        师父,少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萧剑想起徐志摩的诗句。

        (本章完)


  (https://www.yqxsge.cc/html/106/106005/198330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xs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