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笔趣阁 > 盛世之凤凰花开 > 第26章 告读者书

第26章 告读者书


这个欺负妈妈的男人不是别人,正是本村村长。自从爸爸去世之后,村长以看望困难群众为由,经常到家里转悠,总是不停地在妈妈身上打量,看来,他打妈妈的主意已经有一阵子了。这家伙白白挨了贾三一镰刀,有苦说不出,村里有人问起,他就说屁股被狗咬了一口。贾三却把这个平日里人模狗样的畜生永远记在心里,他心中暗想,等我长大后,一定叫你个狗娘养的家破人亡!

        贾三辍学了,虽然功课很好,但是谁都拦不住,他要挑起家庭的重担,他要带着瘸妈妈和傻哥哥摆脱屈辱。接连不断的挫折和屈辱,让小小的贾三受尽了凄凉,让他稚嫩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和报复,让他对人对事冷酷无情,让他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是生活的无情,逐渐磨砺出他偏执冷酷的反社会型的品格。正是他的这种品格,既能让他出人头地,也能让他堕入地狱。

        一个辍学的未成年的孩子,要在社会上立足,谈何容易!在短时间内,通过正当途径获取财富,是不可能的。贾三决定另辟蹊径,偷,会来的快得多。尝到几次甜头之后,贾三的胆子越来越大,他决定干一笔大的。他不听妈妈的劝阻,看到妈妈那涣散的眼神和憔悴的面容,心里就隐隐作痛。亲爱的妈妈,我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让你过上好日子,为了让我们这个家不再受欺负。对那帮警察,贾三压根儿就没放到眼里。

        东郊纺织厂里,有一批绕电机的铜线,堆在墙角好几年了,弄到手准会卖个大价钱。那时还是计划经济,国营企业都有上面下达的任务指标,职工虽然不富裕,但是不愁没饭吃。大家都穷,差别不大,差别不大就会避免很多罪恶。所以,那堆铜线放在那里,厂里的职工既不管,也不偷。

        贾三到厂里转悠,无意中现这笔财富。夜晚,贾三叫哥哥在墙外接应,只身翻墙进入厂区。一捆捆的铜线太重,贾三力气毕竟还没长成,因此搬运极不方便,就在贾三吃力地把铜线推上墙头的时候,被巡逻的厂警抓住了。

        当时贾三刚满14岁,正好到负刑事法律责任的年龄,因未满18岁,从轻量刑,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哥哥是智障,且是从犯,因此免除法律责任。贾三在狱中想了很多,为这点小事做半年牢,代价太高。失去自由的这半年,不仅不会创造任何价值,更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声誉,世人会给自己贴上一个坐过牢的标签。小小的贾三已经明白,在世道上混,心狠手辣只能是暗的,明面里要谦和守法,这是做给那些单纯而善良的世人看的。再说,坐牢的这半年,不知道妈妈又经历了多少煎熬,再也不能让妈妈经受打击了。

        贾三出狱后,妈妈老了许多,头已经花白,眼睛也哭花了。贾三安慰妈妈,不会再去做那种小偷小摸的事情了,顶没出息,他要积蓄力量做大事。他要赚好多钱,他要把欺负过自己和家人的人踩在脚下,他要让妈妈和哥哥过上富裕的有尊严的生活。

        不管做什么,得有一个好身体。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贾三听说山上道观里有个道士,武功甚是高强,他就一路上山寻访,意欲拜师学艺。然而道士不问尘世多年,执意不收。贾三决心已定,跪在门外不起。正值隆冬严寒,大雪纷飞,贾三在雪地里整整跪了大半天。

        道士被贾三的诚意感动,答应传授武功给他,但是不承认师徒名分。道士练的是太极,源于易学阴阳五行和中医经络理论,讲求颐养性情、以柔克刚,集强身健体与技击对抗于一体。贾三学得特别刻苦,道士教得也就格外认真,没过多久,贾三就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从资质上看,贾三是块习武的好苗子,但是道士总觉得这孩子身上戾气太重,担心学成后会危害社会,于是教完吐纳方法和基本招式之后,就叫贾三下山了。即便如此,贾三对付三五个常人,已不成问题。

        转眼贾三长大成人,靠着残忍的手段、机智的头脑和一身功夫,他已经成为东郊一带无人敢惹的一霸。贾三虽然残忍,但是思虑周全,所以没让警察抓住什么把柄。让人屈服的两样东西,一是拳头,二是金钱。已经有一群小弟屈服于贾三的拳头之下,贾三要带着这群小弟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其实,人生的第一桶金,没多少是光彩的。

        历经多年冲刷的灞河,在河床的两侧,沉淀下一层厚厚的细沙。沙子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需用量很大,看到采沙场络绎不绝的车辆,贾三就眼红。改革开放之初,这片沙场就被精明的南方人承包了,要想办法把沙场的经营权夺过来。贾三先是暗地指使人到采沙场闹事,今天弄坏采沙设备,明天拦截运沙车辆,收取过路费,弄得采沙场无法正常经营。然后,他又暗地让人转告采沙场老板,大名鼎鼎的贾三可以帮助他解决眼前的难题。于是贾三轻而易举地入股采沙场,而且是大股东。另外,在贾三的建议下,采沙场主管部门的领导也占了一份干股,当然,这不能摆在明面上。

        很快,贾三就成了村里最富有的人,过了村长,就是那个曾经欺负贾三妈妈的家伙。贾三给家里盖了新房,原来村长家房子最高,贾三家的新房比村长家的房子高一层。贾三给妈妈掉了的牙齿全部换成金的,还给妈妈买了一对重重的金镯子,妈妈有事没事就到村里人面前显摆。村里人再也不会看不起这家人,也不再取笑贾三的傻哥哥,看到到贾三和家人走过来,老远就笑脸迎上去。

        村长对贾三越来越怵,看到贾三,老早就躲开。贾三暗想,终于到收拾这个畜生的时候了。

        那时候村长还是由乡上委任,贾三要想办法把这个畜生从村长的位子上赶下去。这家伙霸占着这个位子已经十几年了,靠着对上面的钻营,靠着家族大,他没少鱼肉村民。先,贾三把村里的土路铺成砂石路,遇到下雨天,再也不去踩那稀烂的黄泥,村民们拍手叫好,这个壮举也引起了乡里的足够重视。然后,适逢年关,贾三给乡上主要领导拜年,每人封了一个厚厚的红包,除乡书记退了回来,其他人照单全收。同时,贾三也给每户村民包了几百块钱的红包,感谢他们对贾家在困难时期的照顾。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贾家在难处的时候,并没帮什么忙,更多是看了这家的笑话。还没过正月十五,就有人张罗写联名信,推举贾三为新一任村长人选,大家纷纷在联名信上签名。就这样,贾三顺利替换掉那个欺负妈妈的畜生,当上了新任村长。

        为了把那个畜生从位子上踢下去,几乎花光了贾三这几年的积蓄,但是值。舍得,才能办大事!

        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卸任的老村长,家里不再门庭若市,村民们见了也不再点头哈腰,有人开始落井下石,最明显的要数会计张有德。张有德一直是老村长的一条狗,平日里替老村长跑前跑后,完全看老村长的脸色行事。老村长一倒,张有德立刻转到贾三这边来,碰到老村长连个招呼都不打。这种人,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行事准则,有没有道德底线。张有德又成了贾三的一条狗,贾三也需要这么一条狗,不仅舔着舒服,关键时候还能咬人。

        老村长已如丧家之犬,咳声叹气地闷在家里不出门,可是贾三对他的报复才刚刚开始。

        老村长有一儿一女,女儿是老大,比贾三小一岁,已经与邻村村长的儿子订了亲,打算明年结婚。贾三指示几个小弟,趁老村长的女儿晚上出来上茅房,用迷魂药迷昏后把她劫持到贾三家的玉米地里,当年那个老村长欺负妈妈的地方。当着自己的面,贾三命令那几个小弟**了老村长的女儿。他们都戴了头套,又是夜晚,她并没认出他们。

        老村长的女儿疯了,动不动就光着身子跑到外面,张开腿让人们看她受伤的下体。村里人觉得她疯得有点莫名其妙,老村长自然心知肚明,这种事说不得,只能把苦水往肚里咽,才四十几岁的人,背都驼了下来。曾经的亲家也把婚事退了,退了就退了吧,下台村长的疯女儿,怎么再去配人家台上村长的公子哥呢!

        老村长的儿子高中毕业了,没考上大学,待在家里无所事事。贾三指使张有德找到一个贩毒者,让贩毒者引诱老村长的儿子吸毒,所用毒品由贾三出高价购买供应。没几天,老村长的儿子便吸毒成瘾,待他毒瘾稳固后,贾三便停止了毒品供应。不到两年,老村长的这个宝贝儿子,不仅败光了所有家产,还在外面借了巨额高利贷。

        这几年,从村长的位子上被赶下来后,老村长那健壮的身体日渐消瘦,背一天比一天驼,远远看去像个弯弯的大虾米。他把丢人现眼的疯女儿用铁链子锁在家里,她再也不是那个绕着脖子叫爸爸的乖女儿了,她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这个疯子吃喝拉撒都在一间房子里,里面散出难闻的臭味。再看看那个时而喷云吐雾,时而要死要活的败家子儿,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这个冤家欠了一屁股高利贷,讨债的人隔三差五到家里来闹,能拿的都拿了,能卖的都卖了。

        老村长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破败不堪的家,再也没有一点贪恋之处,一包老鼠药,结束了自己富有戏剧性的一生。

        贾三当了村长之后,逐渐排除掉村里的一切障碍,在村里一手遮天。经济的高展,促使城区大面积往外延伸,村里的地被占不少。占地的补偿款被层层剥皮之后,到村里已经所剩无几。贾三把这所剩无几的补偿款分成两份,一份分给普通村民,另一份又分作三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给其他村干部,一份给上头。要封住他们的嘴。可怜的普通百姓,往往被蒙在鼓里,还为这天上掉下来的意外,高兴的不得了。

        贾三是个孝子,很少违背妈妈的意愿。儿子让自己过上富足的日子,还处处受人尊敬,往日那让人笑话的一瘸一拐,现在竟成了一种标志性的炫耀。老太太不去管儿子外面的事情,她也管不了,但是家里的事她还是要管的。儿子娶的这个媳妇,她怎么看都不顺眼。你个女人家,不在家里带孩子,整天像个狐狸精一样,浓妆艳抹地到处乱跑,成何体统!累了一天的儿子,回来也得不到休息,天天晚上缠着儿子,一直折腾到后半夜。你看你那个骚样,要不是看在孙子的份上,早就让儿子把你休了。

        认识现在的老婆,是在十年以前,贾三靠一双拳头打天下的时候。她是贾三手下的一个小太妹,一个孤儿,十六岁就和大她两岁的贾三同居,生下一个男孩后,二人奉子成婚。婚后的头几年,家里条件还不好,婆婆对这个儿媳也没多少意见。日子越来越好了,婆婆对她却越来越看不顺眼。贾三经不住妈妈的唠叨,就和在一起十年的老婆离了婚,留下个九岁的儿子。

        这是历经苦难的母亲,对孩子情感的嫉妒和绑架。

        贾三的实力越来越雄厚,胃口也越来越大,目前的状况已远不能满足他快膨胀的野心,他把那双沾着血腥的手伸向更大的舞台。

        (本章完)


  (https://www.yqxsge.cc/html/106/106005/200907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xs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