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笔趣阁 > 小青梅[八零] > 第111章 第111章

第111章 第111章


凭喜好选择,菜单上的菜都能做出来。

        自己来领或者食堂送上门都行,最好选定时间,他们可以早做准备。

        食堂老食客多,如果有食客在吃饭前先去看菜单价目表,他们很有可能是想要换口味的老食客或者是刚来,对食堂了解不多的新食客。

        纸质菜单早有准备,只是今天才派上用场。

        小赵数了一遍早上的收入后,带着本子和笔过来。

        几个阿姨对小赵和小姜很熟悉,她们吃饭还真不像曹玉泉和严松梅两个舅妈,两个舅妈不需要付钱,她们付钱,正因为熟悉小赵,所以她过来,她们并没有不自在。

        沈立秋提前和小赵说过要记下几个阿姨想点的菜,现在人都到齐了,她把几个阿姨姓什么告诉小赵,小赵一人一面写下姓氏。

        让小赵一次性记住几个阿姨的姓也不现实,沈立秋会在旁边提醒。

        “鲜肉粽子真的还有?”

        沈立秋回答汤阿姨:“有的,一串十个,三种粽子都有,鲜肉粽子,蜜枣红豆粽子,纯糯米粽子,汤阿姨你只想要几个也可以单个卖,按十个的单价卖给您。”

        小赵管收银不管后厨还剩什么菜,几个打菜阿姨比她更熟悉。

        沈立秋也比她熟悉,自然是她来介绍。

        都是舅妈的熟人,没有也要有。

        粽子一串的平均单价比单独买一个便宜。

        三种粽子价格不一样,最便宜的是纯糯米粽子,白粽子。

        汤阿姨是拿来招待客人的,买几个不够吃,她选了一串鲜肉粽子,五个白粽子,五个红豆蜜枣粽子。

        “算您两串纯糯米粽子的价格。”沈立秋给阿姨一个便宜。

        小赵在边上赶紧把价格记下,领导前不久交代过的,她给几个阿姨的折扣价格,她也要记好了。

        这几个阿姨家里都不缺钱,领导给她们折扣,她们心里也开心,以后更乐意到食堂吃饭。

        坐在沈立秋旁边的方阿姨问道:“立秋,八宝饭怎么送?用饭盒吗?”

        “方阿姨,我们统一用食堂的饭盒送,小赵,麻烦你去拿饭盒,给阿姨们看看大小,阿姨们不想用食堂的饭盒,也可以拿自家的保温桶饭盒来装。”

        小赵赶紧跑去收银拿饭盒,有两种饭盒,一种正常的长方形,一种是圆形。

        圆的容量和家里正常饭碗差不多,放八宝饭刚好。

        “买八宝饭不如买粽子,你们一个个怎么都点主食,我要五斤酸菜鱼,三斤红烧肉,六片炸猪排,炸猪排对半切开……”严松梅看了许久,开始点菜,一口气点。

        她一开口,小赵写字速度肉眼可见加快。

        沈立秋:“舅妈,猪排我们现炸,炸完装食盆里,一个饭盒塞不下去几片,即使只装一片,挤在一个饭盒里容易变形,不好看,所以猪排放食盆里,酸菜鱼装保温桶成吗?”

        “成,没问题,能送到就行。别选八宝饭,我觉得在食堂点八宝饭太邪门了。”严松梅就是专门来点肉菜的,素菜家里保姆阿姨能做。

        别的几个阿姨也赞同她的想法,有个考虑到八宝饭买多吃不完,买少吃不够,建议想吃还是自家做点就好,不用专门买了。

        沈立秋出声:“不是我自砸招牌,方阿姨,我们食堂八宝饭做得确实不如何,放在早饭里卖,卖得不好,放在中饭晚饭卖,无人问津。

        八宝饭我还是推荐玉珍酒楼的,在外公外婆家吃过,还挺好吃,如果不介意,可以换八宝粥,虽然我觉得八宝饭和八宝粥差挺多的。”

        她们食堂八宝粥卖得不错,大人小孩都爱吃,食堂吃不够,自带搪瓷缸子或者食桶买回家吃。

        在众人劝说下,方阿姨放弃八宝饭,改成豆沙包和奶黄包,这两样在早饭里挺常见的。

        在她观念里,八宝饭和八宝粥的确是两种不同食物,只是带了两个相同的字。

        沈立秋表示到时候会蒸好送过去。

        “奶黄包我来二十个。”刚吃了奶黄包的严松梅立即点了奶黄包。

        汤阿姨临时改变主意:“能把我的咸粽子改成五个吗?我也想要二十个奶黄包。”

        沈立秋:“可以的,小赵,帮汤阿姨改一下。”

        小赵笔没停过,点头后告诉汤阿姨她已经改好了。

        食堂奶黄包个头不大,一个三四口就解决了,不买两位数的数量,不够招待客人。

        别的几个阿姨也点了奶黄包和豆沙包,奶黄包比豆沙包更受欢迎。

        大半个小时过去,大家终于点好,小赵把钱算好,和几个阿姨核对有没有写错写漏。

        确定没问题,几个阿姨付钱,留下送菜时间和家庭地址。

        “你们先走,我再待会儿。”严松梅让朋友们先走,她留下来了。

        小赵回到收银位置,就剩严松梅和沈立秋两个人,严松梅在之前付过钱的情况下,又给了沈立秋两百块钱。

        “立秋,你拿着,给你和东东的压岁钱,收好。”

        舅妈点了一堆菜也没花到五十块钱,沈立秋哪好意思收舅妈的钱,连忙拒绝。

        等到了营业时间,第一个客人进来,严松梅把钱硬塞给她:“是舅舅和舅妈的心意,舅妈先回家了。”

        舅妈走了,沈立秋去收银的位置,让小赵把纸质菜单上几个已经淘汰的菜划掉。

        纸质菜单谁也没想着去改,小赵小姜也没注意到。

        更换最及时的是挂起来的板子价目表,换菜随时能改,纸质真没注意。

        今天方阿姨想点的八宝饭已经不卖了,曾经打算卖,销量不好很快被淘汰下来。

        方阿姨点的时候她也很意外,想着既然方阿姨点它,不如就为方阿姨做一份,幸亏舅妈和别的几个阿姨没让点。

        小赵当场划掉八宝饭,沈立秋让她划了七八个已经淘汰掉的菜,换上新菜,确定无误后才走人。

        杨东正月初三不上班,今天人在工地,见食堂送饭的员工来了,他才骑车回食堂,打完饭到办公室吃。

        “东哥,干嘛停在门口,我这里是狼窝吗?”沈立秋盯着他看了半分钟,他站在门口迟迟不进来。

        看表情不像是闻到臭味不愿意进来。

        杨东最后还是抛除杂念,端着饭进办公室。

        “我不是色狼,你别用看色狼的眼神看着我,你再看着我,我的心病越来越严重了。”她没忘记除夕夜睡觉前说的话。

        “你当时就不该和我说那话。”他现在知道以前立秋都在悄悄“冒犯”他。

        是的,她不该说。

        她不说,他也不会多想。

        今天她第一天上班,他很难正视她。

        沈立秋:“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你换个思路想想,我有心病,兴致提不起来,看见你已经没很多想法了,如今角色互换,变成你看见我忍不住乱想,你好好反思。”

        杨东:“恶人先告状。”

        他不想和立秋斗嘴,斗不过立秋,不如先吃饱饭。

        有点情绪不妨碍他汇报工地情况,将今天上午进度告诉立秋。

        “大家上班第一天都很没精神吧。”听完进度,沈立秋没太多想法。

        她不知道上午的进度算快算慢,也不想知道,才刚开工,没必要着急催促。

        杨东:“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他们不想上班也会打起精神干活,你每天早上上班萎靡不振,赖床不起。”

        沈立秋不反驳,东哥说得都对:“我在员工们面前还是挺有精神的,只在你面前展示最真实的模样。”

        她就是萎靡不振赖床不起。

        “看出来了。”当初说过还不如在他面前装样子的话,如今很明白,她只会装一会儿。

        让她装很久,不可能的,太累了,不想装。

        立秋只有看电视看小人书和躺在床上睡觉休息不累。

        “舅妈给我们一人一百块压岁钱,你收着吧,记得给我多买点零嘴吃。”吃完午饭,沈立秋把两百块钱统统交给杨东,她懒得去食堂门口买零嘴吃了。

        工作消耗她太多精力。

        杨东并没有拒绝两百块钱,收下了,说给她买好看的笔记本,开学用。

        沈立秋:“东哥,你饶了我吧。”

        还有十几天要继续读书了。

        期末成绩好不代表她能爱上学习,她有开学恐惧病。

        杨东:“我的压岁钱买学习用品,你的压岁钱买零嘴,两不耽误。”

        好一个两不耽误,沈立秋更加心累。

        正月初五,几个员工将要送出去的菜搬上租来的小货车。

        今天中午要送出去三户的菜,包括三舅妈家。

        沈立秋跟舅妈和阿姨们说过,她是破例接她们的单子,食堂不接外送,如果是舅妈的朋友,食堂会送出去,换成别人不行。

        接舅妈的外送单子就没想着赚钱,压岁钱进东哥口袋,食堂并没有赚头,还倒贴钱租小货车送菜,三轮车根本送不过来。

        除了亲戚朋友,她再不会接外送。

        舅妈能理解,表示以后不会再要她们食堂外送了。

        再过几个月新食堂建成,就能到食堂二楼包间招待亲戚朋友了。

        小货车跟了三个员工,等她们走了,沈立秋回办公室看电视。

        珍惜能看电视的时光,开学后看电视都没那么快乐了。

        小货车开出去,最先到离得最近的严松梅家,三个工作人员下来,井然有序将她订好的饭菜拿下车。

        严松梅家里已经摆上不少漂亮的餐具,盘子汤盆都是空的。

        出来前领导交代过摆盘不要太粗暴,尽量摆得漂亮点,她们按领导说的话,小心摆盘。

        食堂能吸引食客的可不是只有味道,还有色相。

        几人都会摆盘,看着餐具大小,询问主人家有没有具体到哪道菜摆哪个盘子的想法,没有的话她们自己看大小开始摆。

        岑珺:“你们开摆吧,没事,只要装得下。”

        妈妈去接张阿姨一家,还没回来,岑珺和爸爸还有哥哥妹妹都在,家里就剩岑珺一个能主事安排饭菜摆放的人了。

        得到主人家许可,三个工作人员开始摆放食物。

        十分钟不到,一桌食物摆好了,摆完工作人员找岑珺确认,确认无误,离开去下一家。

        他们走之后,保姆阿姨准备的素菜也纷纷端上来,所有菜齐全,保姆阿姨暂时离开。

        岑珺抓了个奶黄包吃:“也不知道妈什么时候回来。”

        她已经开始替爸爸尴尬了,张阿姨老公曾经把爸爸当假想敌的事情真令人尴尬。

        和妈妈张阿姨无关,只是爸爸太优秀,叔叔把爸爸当假想敌,爸爸压根没把人放眼里,不知道多年过去,叔叔有没有释然。

        送菜准时送到,严松梅也准时领着张蕙心一家人到家里吃饭。

        张家一家四口人,岑家五口人,还有来自桥都的两位客人,加起来十一个人。

        为了招待客人,过年期间,家里换上了大桌子,十一个人够坐了。

        严松梅:“这些大多数是我外甥媳妇食堂的招牌菜,鱼粉和馄饨点了,送过来没堂食好吃,也还不错。”

        摆盘比她想象中好很多,她以为到家看到的食物不会很好看。

        张蕙心已经开吃:“不是还不错,是很不错,味道都没变,和记忆里的一样。”

        严松梅:“我们大家就先吃饭。”

        岑珺悄悄观察过爸爸和叔叔两人的表情,都没异常,互相不理对方,应该吵不起来,她放心下来吃自己的饭,下午还约了孔永义,吃完在家睡会儿午觉就出门。

        吃完午饭,几人坐下来聊天,从桥都过来的两位陌生客人都说食堂饭菜名不虚传。

        两位客人过来出差办公,认识张蕙心,看过美食杂志,自然要尝尝味道。

        他们想吃食堂的饭菜,严松梅就去找沈立秋打听能不能外送,能外送最好,不能外送,她自己坐车打包好了。

        严松梅听到客人夸奖:“我外甥媳妇对饭菜口味把控严格,味道差了要被她说的。”

        立秋的严格她有所耳闻也亲眼见过。

        张蕙心:“味道不出众也没办法被我写进美食专栏去,这两天有空你们可以亲自去食堂看看。”

        严松梅:“大概在今年秋天,食堂会搬到新地址,到时候要换个地址,别走错路了。”

        张蕙心:“等大半年后看看有没有新推出的菜品,推出新菜品我再重新写篇文章,附上最新地址。”

        “新食堂以后分两楼,现在见不到,你到时候要是过来了,可以拍照片。”

        几个大人聊得全是食堂有关话题,岑珺见没自己什么事情,和妈妈说一声后,上楼休息了。

        姐姐走了,妹妹也跟着离开,爸爸没走人,大哥也没走,留着听他们说话。

        正月十六,职工业余学校开始上课,沈立秋开学就没临近期末那么认真了,听一节半课,剩下一节半课发呆。

        她很想偷偷翻小人书看,学校的老师大多时候面对黑板,从不管底下的学生,但是鉴于底下的学生全是成年人,很多年纪比她大,让她觉得看小人书非常罪恶,只能发呆了。

        三节课结束,沈立秋和杨东回家。

        到家后,杨东抱住沈立秋,问她:“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沈立秋有气无力:“很累,不想说。”

        “让你上课比让你上班还累?”

        “是上班加上课让我非常累,我要睡觉,只有睡觉能治愈我疲累的心灵。”上班很痛苦,但是和坐牢一样的上课比,她又觉得上班和放假差不多了。

        上班起码不会限制她的自由,她想去上厕所就去上厕所,只要没有来谈生意的客人,她想吃零嘴就吃零嘴,没人能管得了她。

        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不带喘气,今天上的是新科目,不是上个学期教他们的老师,这位老师居然一气上完三节课,没让大家上厕所休息的机会。

        幸好管得并不严格,老师大多时候都面对黑板,不看底下的学生。

        老师不累吗?

        她坐三节课都很累了,他站三节课不累?

        太佩服了。

        晚上教课的老师,杨东也有话想说,路上不敢说,担心遇到老师,谁知道老师是不是就住附近,只能回到家里抱怨:“晚上这门课老师教学方式也有点生涩难懂,稍微走神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了,这门科目还是靠自己多啃啃书本。”

        沈立秋点头,她一定会啃书本的。

        “洗漱,洗漱完就能睡觉了。”坐了三节课他也有点累,带着立秋先去洗漱,洗漱完睡觉,晚上不闹腾了,老实睡觉。

        孔永英:“杨哥,我跟你说个事。”

        “想要食堂饭菜折扣?再低下去食堂赚不到钱了。”如果没有新建食堂,杨东倒是可以帮他找立秋商量个折扣。

        上课有几个自己的同事,没把他是食堂领导丈夫的事情说出来。

        他是“关系户”的事情没传得很广,就让他们用原价买饭吃,被大家知道,瞒不住了,他再和立秋商量。

        过年两百块钱压岁钱,说是买笔记本和零嘴,最后他都没买,她的零嘴没吃光,家里还有,不买了,食堂也有笔记本,蹭食堂的新笔记本,钱存下来留着以后应急用。

        “杨哥,没和你说这件事,我说的另外一件事,我弟的事情。”他都在食堂吃多久了,又不是突然变成穷光蛋,哪会在这种时候讨便宜。

        杨东没反应过来:“你弟的事情,你弟怎么了?”

        孔永英:“我弟最近和一个姑娘走得近,那个姑娘我好像在食堂见过。”

        这个姑娘打扮得时髦新鲜,很容易让人记住。

        杨东想起来,表妹和孔永英的弟弟在一起了。

        “所以呢,问我有没有见过那个姑娘?”

        “所以有见过吗?是我弟弟的对象吗?”

        杨东真不好说别人闲话:“怎么了?如果姑娘经常和你弟弟走在一起,无疑是对象了,我记得他在读大学吧,如果读大学,谈对象很正常。”

        孔永英:“我弟弟居然比我更早有对象。”

        “原来你只是不能接受弟弟比你早谈对象?”

        “嗯,不能接受,很难接受,我也想谈对象,杨哥,你给我介绍对象吧,你家亲戚有适龄的姑娘能和我谈对象吗?或者说嫂子有没有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妹妹。”

        “我家亲戚适龄的有对象了,你嫂子没有妹妹,只有哥哥弟弟,别想对象想疯魔了,你愿意,人家姑娘还不一定愿意。”杨东不想当媒人。

        “杨哥,你有个妹妹吧。”

        “少打我妹妹主意,她年纪比你弟弟还小。”

        茜茜已经在读大二下学期了,年纪上或许和孔永英差不了多少,他们要在一起,当哥哥的第一个不答应。

        在他眼里,比他小五岁的妹妹还是小孩子,被已经上班的孔永英惦记上,真不是一件令人舒服的事情。

        孔永英:“别生气,杨哥,我只是开玩笑的。”

        “你想谈对象可以找我们单位的苗姐,苗姐不是挺热衷帮人牵线搭桥。”

        “还是得了,我打一辈子光棍都不要苗姐介绍,,苗姐真是乱介绍,一点不靠谱,问过我好几次了,我每次都说不着急,把她应付过去赶紧跑了。”

        弟弟谈对象让他着急了,但是碰见苗姐,他只想跑。

        杨东:“感情这事急不得,我和你嫂子是青梅竹马,从小培养的感情,急病乱投医只会更糟糕,虽然我不能接受你惦记我妹妹,但是你本身条件不错,喜欢你的女孩子应该很多,不用愁找对象的事情。”

        “都怪永义,居然比我早谈对象,他不谈对象我都没想过谈对象的事情。”

        “你看见就看见了,尽量别告诉太多人,尤其是爸妈,小年轻谈对象要的是自由,被爸妈知道就没多少自由了。”表妹的事情要保密。

        “行吧,真是羡慕啊。”

        杨东进来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立秋正蹲着收拾一个小编织袋:“立秋,买好了?”

        “对,送给嫂子和小朋友的礼物买好了,今天逛半个上午才买好的,你中午吃完饭帮我寄到哥嫂家里去。”

        哥嫂小孩出生了,身为姑姑,不能赶回县城,沈立秋就买些礼物寄回去。

        “好,我吃完饭就去寄,立秋,孔永英好像发现他弟弟谈对象了,他在食堂见过岑珺,问我认不认识,我糊弄过去了,没说认不认识。”

        “这么不小心的?又被发现了。”沈立秋把编织袋放好,开始吃午饭。

        “岑珺应该只想瞒她这边的亲戚,孔家无所谓。”

        沈立秋:“孔永英挺好糊弄的,在人尽皆知之前,尽量别让他知道珺珺是我们的表妹。”

        他们夫妻还是装傻吧。

        “他弟弟谈对象,他也想谈对象,问我亲戚有没有适龄的,还问你有没有妹妹,甚至盯上茜茜,我让他别打茜茜的主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茜茜都到了能谈对象的年纪,我还记得和她分享小人书的日子。”


  (https://www.yqwxw.cc/html/21006/21006881/43428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wxw.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yq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