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笔趣阁 > 小青梅[八零] > 第40章 第40章

第40章 第40章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沈立秋把剩下的洗刷活交给杨东,骑车出门,出门前问他:“东哥,家里有什么缺的吗?有的话我顺便买回来。”

        杨东正把四个食盆放到阳光能照到的地方晒,闻言:“家里没有缺的,缺的我会及时补上,你不用管家里的事。”

        他已经做习惯这些事情,都没让家里的东西见过底。

        “好,我先出门了。”没有要带的东西,沈立秋放心出门。

        骑车到平常摆摊的地方,看见苏采菊已经在原地等着,沈立秋骑车停到她身边:“你坐后面吧,我载你过去。”

        “太高了,我坐不上去,不远的话,我快点走就行。”

        “也行,我骑车骑慢点。”沈立秋知道苏采菊不想坐上来,她手上拿着扫帚和畚斗,不好上车。

        离得不远,她就不坚持让她坐上来了。

        已经专门出来一趟,苏采菊看着不忙,沈立秋就不浪费时间了,在空荡的食堂里和她说清楚工资的事情。

        “你扫地一个月挣多少钱?”知道扫地挣的钱,她好给出合适的工资。

        “八块钱一个月。”苏采菊没有隐瞒沈立秋。

        八块钱一个月,沈立秋已经有数:“我给你算一个月二十,每个月十号发工资,等食堂开门做生意,你还是一个月二十,你和你家两个小孩的三顿饭都能在食堂吃,二十不是死工资,食堂生意好的话,能给大家涨工资。”

        只是二十块钱,就能让她生活条件变好。

        八块钱一个月,难怪小孩子们不上学,哪有钱上学,吃饱饭都难。

        现在猪肉一斤接近两块钱,一个月工资只能买四五斤猪肉。

        她开的二十块钱,一般人会嫌少,苏采菊却一脸感激:“谢谢您,您真是大好人。”

        沈立秋没再纠正她的称呼,她爱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大后天早上九点来食堂,我给你安排活,这两天能把现在手头上的活忙完吧?”

        “能的。”

        “能就行,记着食堂的位置,我先回家了。”

        沈立秋把食堂门锁上,和苏采菊分开。

        都出来了,不需要给家里带东西,她骑车去看桌椅定做得如何。

        食堂里摆桌椅,家具厂的成品她都不太满意,在县城食堂工作几年,对于食堂要什么样的桌子,她心里有数,和木匠师傅沟通过要做成什么样的,已经付了定金,看看做得怎么样。

        开食堂用钱的地方多,房租不好欠着,给了半年的租金,其它要花钱的地方,能欠着先欠着,慢慢还,手头至少留两百块钱,东哥工资存下来的钱,不到紧急缺钱的情况不能动。

        “各位是来应聘主食师傅的,现在你们面前有做包子的面团、馅料、面粉,各位先去洗个手,等所有人洗完手回来就开始擀皮做包子,时间为半个小时,不需要蒸熟,只需要你们包好。”沈立秋先把规则说清楚。

        今天上午招主食师傅,下午是做菜师傅。

        她的食堂开得热闹,招工贴得明显,不少人来凑热闹,应聘的也不少,光是主食师傅就有十个人。

        她目前定的是招两位主食师傅,要求会做包子、馒头、饼。

        米饭是主食,最基础,不在考核内容里,沈立秋选了包子当考核内容。

        从擀包子皮开始,就能看出师傅的火候手艺如何。

        今天食堂里来的人多,岑彩知道儿媳妇要招人,想过来看看,正好杨成业休息日放假,送她过来,顺便一起看热闹。

        他们夫妻两人没想到食堂能热闹成这样,应聘的师傅都有十个之多。

        爸妈过来,杨东去招呼,沈立秋忙着应付今天来食堂的人,暂时没空和公婆说话。

        等十个人洗好手回来,她宣布比赛开始。

        定做的长桌已经送来两张,位置刚好够十个人比试包包子,擀面的菜板不够就用蒸笼布垫着,凑合用。

        她贴的招工没说要比包包子,有几个来应聘主食师傅的人被打得措手不及,沈立秋说开始,他们只好开始揪面团擀包子皮。

        有的人熟练,能很快擀出圆面皮,包子也包得好看,从整齐的包子褶就能看出是真有手艺。

        擀皮大家都会,就是没办法掌握面团多少,有些人按饺子的包法包,像样点的,能包出来包子,很普通,东哥都能包出来的水平。

        半个小时内,沈立秋在两张桌子旁边来回走,已经有了三个人选。

        时间到了,她让她看中的三个人留下,剩下来应聘的哥姐叔婶不要灰心丧气,他们亲手做的包子,允许他们带回家。

        听到说能带回家,周围看热闹的人,打趣没选上的人,亏了吧,就应该多做点带回家。

        沈立秋告诉周围看热闹的大家,上午没热闹可看了,下午两点有别的比试,他们可以等下午两点再来。

        看热闹的人慢慢散开,他们走了,沈立秋带上杨东,对三个师傅一一进行面试。

        在她这里,技术过关不够,还得品行过关。

        苏采菊和一个婶子在众人离开后,开始收拾桌子上的物品。

        她们两人负责洗菜洗碗和打扫食堂卫生。

        苏采菊不觉得苦,比扫大街好太多了,不光有遮风避雨的地方,以后也能和两个孩子吃饱饭了。

        另外一个潘大婶也是过了许多年苦日子,觉得在食堂上班是福气,就算做杂活,她也非常乐意。

        杨成业岑彩和小两口说他们出去逛逛,十一点就回来,没打扰小两口面试。

        面试问问题的是沈立秋,杨东在旁边就是在旁边给她添气势。

        三个师傅都聊完,沈立秋最后已经决定出选哪两个了,选好之后,通知他们上班时间。

        上班时间是食堂正式开业前一天。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工资,出于省钱目的,她让师傅们开业前一天再上班。

        前一天事情不少,没办法,为了省钱。

        到时候把所有事情,所有食堂规矩都说完。

        三个师傅走了,食堂冷清下来。

        杨东对沈立秋说了他今天的感受:“我以前没感觉,今天才觉得我们真的开食堂了……立秋,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我说的是记账的事。”

        开业初期,他们囊中羞涩,不是非常着急的岗位,比如会计,立秋决定自己先顶着,等有钱了再说。

        记账杨东有心帮忙,碍于整天在单位上班,没办法帮她捋清。

        食堂太难做了,事情多,支出多,还没办法见到光明的未来。

        “勉强能,我以前做采购,和会计待过一个办公室,和会计接触多,对于会计工作,多少了解,累肯定累,回家要东哥给我捏肩膀。”没规定老板不能当会计,除了专业的会计,别人她不放心,只能自己上。

        “又当老板又要干会计活,能不累吗?”他已经能想到立秋回到家里还在写算的场景,立秋在县城对工作不是很上心,如今自己当家做主,必须上心了。

        沈立秋:“没办法,我想休息只能等食堂做大。”

        杨东:“做大不是更忙,不提这个了,我们中午吃什么?吃包子吗?”

        “对,比试的材料不能浪费。”

        上午包子馅料用的是粉条碎搭配香干,不值多少个钱,但不能浪费了。

        她减少了吃冰棍次数,现在什么都要节省,不能有任何浪费。

        食堂厨房没正式完工,差不多要完工了,他们现在用临时搭建起来的灶台。

        沈立秋动手包包子,苏采菊和潘大婶主动帮她包,包子刚放进蒸笼,公婆回来了。

        他们找小两口到别的地方说话,知道要避开苏采菊和潘大婶,沈立秋带公婆去没人的地方。

        到了地方,岑彩先开的口:“立秋,爸妈手头比较紧,没办法拿钱给你开食堂。”

        “妈,没事的,我也不急着用钱,我现在精打细算,钱都花在刀刃上,你们没义务把钱投在我的生意上。”

        “开食堂比饭馆更费钱,大家一个月的工资都是笔大数目,更不用说别的支出,我和你爸爸商量过,明天就帮你和外公外婆说钱的事,外公外婆手头有闲钱,立秋等能赚到钱再把钱还给两位老人家,不需要着急还。”如果她和杨成业有钱,他们给就好了,不用麻烦两位老人家。

        岑彩杨成业夫妻两人在外面逛的时候,聊到沈立秋开的食堂,杨成业说立秋做事稳重,有计划有行动,食堂想做失败都难,即使不赚钱,也不至于亏本。

        杨成业看好沈立秋,岑彩更不用说了,她一直都很相信立秋,自己丈夫做某个决定,她有时候也会持反对意见,轮到立秋,她不知为什么,总是无条件信任。

        他们家存款,买房花掉大半,剩下的几乎都用在家具家电上,没钱支持小两口。

        爸妈已经退休,有进项,花钱花不了太多,找他们借闲钱最合适。

        沈立秋没想到婆婆居然是这样的想法,被感动到,也不再逞强:“妈,我手头的确比较紧,但是要外公外婆的钱,我怕被舅舅阿姨知道了……又给爸妈添堵。”

        沈立秋知道婆婆是外公外婆最小的女儿,上头有三个哥哥姐姐,都不是好相处的,要是知道七八十岁年纪的外公外婆把钱给她做生意,气死了。

        矛盾最后会转移到公婆身上,她光是想想就头疼。

        杨成业:“立秋,你外公外婆并没有老糊涂,他们答应下来的话,你舅舅阿姨们再多意见也没办法。”

        “放心好了,我做的让你舅舅阿姨不高兴的事情多了去,不缺这一桩。”岑彩回到省城后想开了。

        沈立秋没想到公婆这么豁达,明明之前婆婆还不愿意回省城。

        杨东:“立秋,没事的,舅舅阿姨不一定会知道,外公外婆又不会和他们说这些事情,说了闹心。”

        他不确定食堂生意好坏,但他无条件相信立秋,食堂生意不好,就用他的钱还给外公外婆。

        沈立秋:“爸,妈,我一定会在一年内把钱还清。”

        “好啊,一年内立秋还不清的话,爸妈帮立秋一起还清。”岑彩不喜欢负债,她帮立秋借,和她自己借差不多,帮着一起还是应该的。

        “食堂赚钱会给爸妈算利钱。”沈立秋说的真心话。

        “利钱给你妈就好,你妈去借,爸不掺和借钱的事。”

        岑彩:“好,我知道了,等挣钱给妈分利钱。”

        既然准备借钱,沈立秋就说了个数,问婆婆能不能借到。

        岑彩:“一千块钱肯定能借到,我以为立秋你要说个大数目。”

        “有一千块钱应急就好了。”


  (https://www.yqwxw.cc/html/21006/21006881/43428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wxw.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yq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