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笔趣阁 > 白马试剑跃神州 > 第七回 迷洞通二脉 狡言惑三枪

第七回 迷洞通二脉 狡言惑三枪


李愈从行李袋中取出一只小瓷瓶,倒出一枚丹药,让狄真君服下,而后向夏侯平道:“先生稍待,我此时便去万旋洞走一趟。”言毕大步而出。

        夏候平猛然省起一事,忙道:“李兄弟,万旋洞去不得!”谁料已无回声,李愈早便去得远了。

        李愈自也知道那万旋洞形同迷窟,但他自幼在深山从师学艺之时,也曾走过不少迷洞,这万旋洞虽然规模庞大,想来也不至于能将自己困死。这才毫无顾忌,片刻后便来到万旋洞前,远远便听到有人说话之声。忙借物障形,藏于巨石之后。便听一个浑厚的声音说道:“大家守好洞门,不得让一人一兽入洞,本座要去查看工程如何。”数人齐声应道:“是!”

        李愈探头一看,只见洞口少说也有二三十众,一部分人随一个胖大僧人向西而去,李愈看那人形貌,倒也相识:“这人莫不是风雷堡中的恶僧么?”当下静待这一批人去远,纵身跃起,直扑洞口那四名青衣人,手中剑刺向右侧二人,左掌攻左侧二人。

        那四人亦非庸手,虽惊不乱,齐齐倒地一滚,起身时已分别抢占四角方位,将李愈围在正中。

        李愈此时足尖刚刚沾地,却不稍停,借力再跃,已自面前二人头顶跃过,扑入洞中。那四人各展身形,自后追来。李愈提一口气,脚下丝毫不停,早奔得不见影踪。

        黑暗中扑进十余丈远,望见前面一名青衣人手擎火把站在一个洞口之前,李愈暗道:“此处莫非是第二个洞口”身法猛然加快,已飞至那人近前,急出指点向他灵台穴。那人手一松,已被点倒,火把尚未落地,已被李愈一手抄起,进了那洞。借着火把照明,展开轻功疾行。

        他的猜测全然不对,此洞口并非第二道入口。因狄真君上次在洞内一番乱闯,天极已命人加强警卫,每一个分洞口都已派人把守,洞中道路已比之前复杂得多,若非教中人物,极难找到教中总堂所在。

        李愈一个洞口一个洞口地拐将下去,却始终到不了一个尽头。那看守各个洞口的天极教弟子见他手执本教独有的火把,以为是本教人物,虽见他走得快些,却也并不阻拦。

        李愈找不到地方,暗自心慌,再往前越走越深,已不见有人把守。他停住身形,四下观望,但见洞顶蝙蝠倒挂,密密麻麻,不下百余只,偶尔有一两只掠顶而过,尖叫之声甚为骇人。饶是他身具武功,也不免一时心惊。当下便往回路退去。

        方拐了几个洞口,只觉持火把的左手一阵灼烫,原来那火把已烧至尽头。看看此处也是倒挂不少蝙蝠,自是人迹罕至,自己火把一灭,难以看清足印,黑暗之中却如何走得出去?

        李愈低头思索此时该当如何脱困,猛然他眼前看到一物,禁不住心中大喜,原来地上居然有一根二尺许长的粗柴,此时火把已灭,此物正可令他重见光明。他慌忙将柴捧凑近火把,以将灭的火星将柴棒引燃,顿时洞中光亮大炽,他欣喜之余心中暗自奇怪:“此处人迹罕至,却是何人曾在此歇脚?”当下拿火把向洞壁照去。

        便在他方才背心所靠的洞壁之上,赫然看到上面居然刻得有大幅的图形与字迹。这洞壁四周俱是坚硬无比的岩石,而那刻痕竟有寸余之深,足见刻字之人功力惊人。李愈原本希望能有高人刻下洞中路径走向,引自己脱身出洞,待看清所刻内容之后,又不禁失望,却也有些惊喜。

        原来那洞壁之上所刻图文乃长白派二十余年前己隐退林下的高手吕昆仑所刻,全是他对本门武功多年修习所领悟的精奥高深的妙诀。其中还阐述了他当年入此洞探险,终致陷入迷途而被困,这才坐洞苦研本门武功來打发日子,终于妙悟了本门内功快速增长的法门,因不愿自己的心得随己困死而湮没,这才刻于洞壁,待本门有缘人得之而传后世。

        李愈看洞中并无骸骨之属,猜测这位师伯定是另有机缘而得脱困,心想自己也不致于困死于此,当下便看了看这位前辈所遗的本门武功修炼法门,见其中一段叙道:“长白一派内功,大异于别派,别派内功通任督而达于大成,必经廿载修习,或亦未可,而我派心法只须有三年以上根基,通此二脉便有法可循,未为世所知也。”

        武林中各家各派虽多有渊源,但百余年下来已大有区别,总也不过分为内外两家,武学有云:“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家功最为精深难练,习练者如不能屏弃一切杂念,便有走火入魔之险,但如练至任督二脉贯通,则内功便可凭空增强数倍,于拳脚功夫大有进益。当时长白派上下未通晓本门武功有此法门,图是苦练却未能提高本身境界。

        李愈初知此法,便即依法修练。他此时内功已根基坚实,潜引真气在体内运行一大周天后,已觉“长强”丶“百会"诸穴微微发热,当下运气猛冲任脉诸穴,每冲一次,便有一股暖流自任脉中涌出与真气相汇,之后向胸腹间诸穴扩教,只感被冲穴道温暖之极,软洋洋的极为受用,正与口诀中所述相符,更加潜心用功。约莫一个时辰之后,二脉俱通,便即缓缓收功,却觉身躯轻若浮云,好象一纵身便能起之数丈,但足底却又甚为坚实,如受重物裹挟,便知这“通脉导气"的第一层功夫已是功德圆满了。

        李愈起身再看那些图形,他原本以为是本派未存之剑法,谁料一看之下大失所望,原来乃是自己练得最为熟稔的“松涛剑法”,便不愿再看下去。可是一转头之间,脑海中却又想到一件事,但究是何事却又思之不明,便又去看那洞壁图形,只一瞟之间,便若雷轰电震,脑中已是灵光一闪。

        原來他方才只是瞧了几个图形,却已发现这图形上所示剑招微微有些古怪,只是怪在哪里,却又想之不通,此时细看之下,已知端倪:原来图中所刻虽是松涛剑法招数,但剑招亡中却含有“天风掌法”之形。

        李愈盯着那图看了良久,细细思索,他脑子本也不差,细思之下,便已想通其中原委。好似一株巨松,以其入土之深,木质之硬,绝无无风自摇之理,除非浩浩天风刮来,方可使其动若波涛。是以“天风掌法”若与“松涛剑法”融于一炉,则可达后力无尽,剑招绵绵而无止境。

        李愈想通此理,如闻大道,竟连身处绝境也已忘怀,拨出长剑便演练起来,只觉出剑收剑之间已是毫无阻滞,变招之际顺畅如流,与以前大不相同。

        一个时辰过去,剑招尽已练熟,开始盘算脱困之策,心想:“此洞既名万旋,果然名副其实,现下只有碰碰运气,看我走不走得出。”

        方欲动身,忽然想到本派武学自己既已记熟练会,可不便为别派中人得去,否则于本门不利,当下拔剑在洞壁之上劈劈削削,将图形字迹刮个干净,这才手举火把,迈步往前直闯。

        连过十余个洞口,仍是找不到出路,正在心中焦燥之际,忽听前面水声潺潺,举头望去,已见有光亮透入洞中。他一鼓作气,只往光源来处走去。眼前越来越明,一股凉风迎面吹来,已可看到外面绿水青山,白云碧树,立时胸怀大畅,几步出洞,大口呼吸山间花香草味,颇有劫后余生之感。

        他看了看四下情景,只见杂花野草之间,围以青岩累累,壁若刀劈斧削,全无一间房屋,心道:“此处莫非是涂山后山不成?"当下展开轻功在曲折盘旋的山径上急奔,只觉身轻似雾,每一步迈出不自觉间已是数丈之远。知道这是任督二脉打通,内力增强之故,欣慰之下,发声长啸,在他雄浑内力鼓荡之下,远远传了出去,一时间山谷鸣响,久久不绝。

        此时山坡下联袂走来三人,闻听这啸声惊人,便若金鼓齐鸣,又如山呼海啸,不禁齐吃一惊。三人六道目光齐向李愈看来。

        李愈自也看到了这三人,他不愿惊世骇俗,遂收住啸声,放慢脚步,细细打量三人。只见这三人均是手提长枪,一色大红长袍,山风吹拂之下,猎猎作响,三人面貌倒有七八分相似,均是方面长须,气宇轩昂,仪态不俗。

        李愈与三人恰好在坡顶相遇,三人中为首一人几步向李逾靠近,拱手道:“这位仁兄请了,不知此处往万旋洞怎么走?”

        李愈看这三人形貌,不知是敌是友,当下道:“三位如是探险游玩的话,我奉劝三位还是就此止步,万旋洞此刻已被妖人占据,去之无益。"他话方说完,三人中已有一人面露不愉,肩头动了一动,却已被另一人按住了。而那问话之人却是不动声色,只以双眼对李愈上下打量。

        李愈见此情形,知他们必不听劝,便给他们指明去路,自己重返夏侯平家中。

        狄真君服了那雪参丸后,仗着功力精淳,毒

        伤渐渐好转,自觉已无大碍,他与夏侯平正自担心李愈安危之时,忽见李愈平安归来,不禁大喜,便问其经由,李愈便将前事说了一遍,狄真君与夏侯平均是慨叹不已。狄真君听他说起在后山所遇三人之形貌,不由叹道:“这三人来此涂山,看来江湖中一场风波在所难免了。”

        李愈问道:“怎么,狄大哥识得这三人?"

        狄真君摇头道:“我的担心还不在于此三人。这三人武功虽强,却非邪派中儿。他们在十余年前便已名动江湖,人称文门‘红袍三枪’,老大名叫文希平,老二文希彦,老三文希正,三人家传武功,枪法超群。老二老三虽然极少在江湖走动,但据传闻他们的武功犹胜于乃兄。我所担心的是,天极教连这等正派高手都能说动他不远百里而来,对于‘点苍老怪’、‘武夷怪杰’等邪派魔头自是一请便到,唉,江湖风波难免啊!”

        那文门三枪正是应天极教之请而来,天极在风雷堡时,便与文家兄弟交谊甚厚,天极只派人给他们送了一张帖子,他们三兄弟便联袂不远百里而来。

        三人进了万旋洞后,见过天极,天极便摆宴为他们接风。席上天极教所有首脑人物尽到,总也不下二十余位。天极请文氏兄弟与自己一起居中坐下,向三人道:“我此番请三位贤弟前来,乃是要同诸位共商铲除武林妖邪之大事,近些年来,武林中又崛起不少大小魔头,他们素与武林侠义道为敌,屠杀无数正派之士,殊为可恨,三位贤弟如能出手,以三位家传枪法绝技,定可灭尽妖邪,扬我侠义之风!"

        文氏兄弟在在十余年前先后归隐,对江湖中事几乎充耳不闻,终被天极之言蒙蔽,信以为真,老大文希平道:“禅师抬举了。我兄弟武功未必强于禅师,只是魔头既然凶恶,我等既受邀而来,便去会一会他又何妨?"

        天极听他如此言语,知已得计,便岔开话题,笑问:“不知三位贤弟这十载隐居,作何生计?"

        文希平道:“也未作别事,只是本门枪法虽传承数十年,却未有枪谱流传下来,我三人以之为憾,才在家中闭关九年,合录枪谱,愚兄弟几人均是才疏学浅,去年方才成谱。”

        天极暗暗吃惊,知他们以十年之功,绝不止录一套枪谱那等简单,定是韬光养晦,另出奇招,现下既已出关,其成就自是远超退隐之前。当下道:“原来如此。教中弟子探知,近几年名声最盛的邪派高手有一人已在此山,以愚兄拙见,三位贤弟不如便去惩戒他一番,免其再作恶。”文氏兄弟一齐称善,当日尽兴方散。


  (https://www.yqxsge.cc/html/74484/74484746/50681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xs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2.yqxs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