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笔趣阁 > 八零之开局下下签 > 第109章 109

第109章 109


解决了杜大海的事,杜葵的药材也到了,她开始专心做祛疤膏,袁老觉得杜葵总是来回跑太麻烦,干脆将一层外扩,弄了个制药房出来。

        杜葵终于结束了蹭制药房的日子,贺智博不乐意了,原本杜葵三不五时的去贺记,他总能遇上几次,现在只有送药材的时候才能见面。

        是以,在得知袁世杰好茶之后,硬从外公那里搞了些大红袍,送药材的时候,顺便套套近乎。

        贺智博从小跟着外公修身养性,品茶下棋这种附庸风雅的事,学的有模有样,一来二去倒是和袁世杰熟络起来,假期无事,三不五时过来陪老人下棋。

        杜葵乐见其成,她自己每日忙碌,其实并没有太多时间陪师父,有贺智博陪着解闷着实不错。

        过了没几日,贺智博与袁世杰混熟,便把外公拉来,两人很是投契,贺智博时不时拉着外公来小院,外公和袁老下棋品茶,他跟着杜葵打下手。

        这日祖孙两在小院消磨了大半天才离开。

        走出院门,魏老爷子低声问道:“我看袁老挺喜欢你,你父亲一直说要给你找个名师,要不我在他面前提一提?”

        贺智博不解,“提什么?”

        “收你做徒弟啊。”

        贺智博忙摆手,“不用,不用,我有师父了。”

        “你说杜葵?”魏外公也懵了,他以为外孙拉自己来,是想曲线救国,拜袁世杰为师。

        贺智博无奈,他是真心把杜葵当师父,可大家都不当回事,认为他是瞎胡闹,八成连杜葵自己都是这么认为。

        糟了,她会不会误会自己,想和她抢师父,“外公,我再说一遍,杜葵就是我师父,袁爷爷很好,但是我有师父,你可别自作主张。”

        魏外公见贺智博他一脸认真,不似作伪,这才打消了念头,合着,外孙拉自己单纯是来和袁老头作伴的。

        魏外公道:“好,好,是我想多了。”

        贺智博嘟哝道:“就是,你们大人心里弯弯绕真多。”

        待第二日见到杜葵,贺智博再次重申立场。

        杜葵眉梢微挑,她还真没往这方面想,师父要是想多收几个徒弟作伴,她一点也不介意,想起贺智博平日将师父哄的挺开心,觉得这主意倒是也不错,“如果你想,我可以跟师父说说。”

        贺智博忙摆手拒绝,“我没有这个想法,你就是我师父,你也不用试探我。”

        杜葵无语,我试探你个鬼,如果我不想,直接跟师父说就好,这个小鬼未免太看得起自己。

        他不想就算了,有件事也要提前说清楚:“我自认没资格收徒弟,也不会教人。”当然主要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贺智博不以为意,“不用你教,师父自学成才,我也行,只要跟在你身边,看你怎么做,照做就是了。”他最佩服师父就是这一点,这段时间陪袁老下棋聊天,知道的越多,他越觉得师父是个天才。

        杜葵:……随意吧,反正她偶尔也需要有人给搭把手。

        想起什么,贺智博接着道:“师父,你说我也走化学特招怎么样?”

        杜葵不能理解,“以你的成绩,按部就班考试就能上,不必要走特招。”

        “走特招可以跳级,师父走化学特长参加竞赛,我明年也考。”他的想法很简单,跟随师父的脚步走下去,总有一天会变成更强者。

        杜葵:……

        ——

        杜大海兄弟二人回村直接去找了李书记,因租机器的事,李书记对二人还比较客气。

        原以为二人来也是想多包些地,这几天来找他的人快把门槛都踏破了,心里想着要怎么委婉拒绝一下。

        结果两兄弟是奔着山林来的。

        “这,现在只农田有政策,山林……”

        他最近为了地的事愁的不行,刘家村虽然只200多户,可这地确实不怎么够分。

        这两家退出来包山林于他而言也能减轻些压力,他自是乐意的。

        杜大海家几个子女出息,十里八村再找不出第二家,能帮他还是愿意帮的。

        “这样,我和上级汇报一下,你们既然来提,可是都想好了?跟我说说。”就是去汇报也总要有个靠谱的由头不是。

        听完了二人的计划,李书记愣了半晌才道:“这,是你们自己想的?”

        杜大海憨笑摇头:“我哪能想的了这些,是我家三丫头想的。”

        李书记点点头,杜大海倒是个实在的,“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等消息。”

        ——

        杜葵做好祛疤膏已经是一星期后的事情,给常林打了个电话,常林很快就过来笑呵呵地把东西带走。

        弄完这些,杜葵准备给自己放几天假,每天睡到自然醒,结果第二日就被成晖堵在被窝里。

        杜葵不情愿起身洗漱下楼,成晖正和袁老在楼下聊天。

        “有事?”这人不是号称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怎么这一大早上门。

        成晖拿出两份请柬,“过两天我母亲生日。”

        袁世杰摆手:“你们年轻人去吧,我老了爱清净。”

        杜葵接过精致考究的请柬,她还从未参加过这种聚会,多少是有些好奇,“很多人参加么?”

        成晖笑道:“只请了些关系不错的亲朋好友。”

        杜葵不置可否,看着手中的请柬,就听外面传来贺智博的声音。

        “师父,袁爷爷,我来了。”刚进屋就见成晖也在。

        立刻小脸一板道:“你找我师父?有什么事?”

        成晖不以为意,笑呵呵道:“什么时候拜的师?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办个拜师宴。”

        贺智博被戳中痛处,立刻翻脸,“你管不着,办也不请你。”

        杜葵无语,“欺负小孩子有意思么?”到底是平日跟前跟后的,成晖这样就有些恶劣了。

        好吧,在人家地盘上,成晖决定见好就收,“请柬我送到了,你要不来,我到时候只能再上门来请。”没办法,母亲说了,务必要见见杜葵,当面好好感谢一番。

        ——

        东西送出的第二日,杜葵接到了程晔的电话。

        程晔将祛疤膏都挑了出来,让谷军寄出去,桌上只留下半箱的护肤品,“东西收到了。”

        杜葵奇道:“这么快?”

        “嗯,常林过来办事。”

        倒也没什么大事,不过常林觉得过了这么久才寄,路上再耽搁几天,怕程晔着急,就亲自送了过来。

        杜葵点头,难怪,这年代也没次晨达这一说,正想着,就听程晔道:“护肤品下次不用寄这么多,香皂和洗发就好。”

        那一堆瓶瓶罐罐,看的他眼晕。

        杜葵:……下次?怎么还有下次?

        强忍住叹气的冲动,道了声好。

        程晔拿起香皂闻了闻,就是这个味道,心情颇好,开口道:“听说你想做草药种植?”

        这人怎么什么都知道?杜葵四下看了看,要不是知道现在技术还没那么发达,都要怀疑他在房间里安装监视器。

        “是我父亲和大伯要做。”

        她没那么多时间折腾这事,本质上她并不是个多勤快的人,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投入,种植什么的她不擅长,就像她喜欢开店,但运营管理她不怎么感冒。

        “我和那边打个招呼……”

        不等程晔说完,杜葵忙拒绝,“不用不用。”她可不想再欠人情,要是真有问题,她宁可找成晖帮忙,至少这人情她还得起。

        程晔?还是算了吧。

        这边,谷军见老大面色不虞地挂上电话,这就完了?统共说了4、5句话?

        谷军:“怎么样?”

        程晔眉头微蹙,“不怎么样,她说不需要帮忙。”

        谷军奇道:“不应该啊。”他打听的清楚,杜葵家想申请承包山林,但一直没批下来。

        至于原因,他也都问清楚了。

        省里早就在考虑山林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就是各方意见不统一,才迟迟没有定论。

        有的建议改林造梯田,增加农用地,增加粮食产量,先解决温饱问题。

        有的认为要因地制宜,兼而有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还有认为山林应该保护为主,一旦承包出去,大肆砍伐开采,环境破坏,再想修复就难了。

        这事要说难也难,各方都有各自立场,要说简单也简单,内部统一不了,从上至下,只要露出些风声来,也就统一了。

        可没想到小姑娘会拒绝程晔的帮助,这个,看着百思不得其解的老大,谷军突然有些替他担心起来。

        要说杜葵为什么拒绝,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不想欠人情,再者她知道承包山林这事最后是成功实施,自然不担心成不了。

        ——

        杜家这边一直没有等来消息,眼看农田承包的事各家意向都统计了个七七八八,村里每日开会讨论分田计划,只是杜家这事毫无进展,李书记有些上火,就怕杜家两边都落不着,三不五时的就要打个电话问问进度。

        终于在李书记打第十通电话时,对方给了个回复。

        省里派专家调研员实地考察,听取村民意愿,除了刘家村,还有几个村子也有这样的诉求。

        差别在于,刘家村已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其它是因为农地过少,林地作为补充,谈不到如何发展,是以,刘家村是调研第一站。

        杜大海兄弟二人赶来时,见李书记一脸愁容,还以为这事八成黄了。

        结果一听说什么调研员,什么考察的,一时都有些懵,“刘书记,这什么意思?”

        刘书记正愁着,他大概明白意思,可就他们这穷乡僻壤的,别说省里来人,就是县里也没有过,都是把他们招了去说事。

        这,感觉事情搞大了,听上面那意思,这次调研完,就能定下这事能不能做,要不要在省内推广。

        刘书记更觉压力山大。

        现在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谁出的主意,谁来解决。

        于是杜大海二人又马不停蹄的直奔县城,这回带上了中华、建国两人,年轻人怎么都比他们两个老的脑子活。

        几人到的时候,杜葵正在画图样,杜蔓在裁缝店做学徒工,这手艺越发精进,就喜欢给几个妹妹做衣服,可这么多人,一针一线太熬心费力,杜葵干脆斥巨资买了台缝纫机。

        这样效率大大提升。

        杜蔓说什么不肯用,让退回去。

        杜葵便和她约定,这缝纫机不是白给她,就按照裁缝铺子做衣裳手工费算,抵缝纫机的钱。

        再说这东西买了哪里还能退,让她早日把手艺学好,多给大家做漂亮衣服才是正经。

        眼看几个妹妹再有半个月就要开学,杜蔓天天就琢磨着给几人做新衣。

        找了些样子让她们选,杜葵觉得不好看,就自己动手画。

        杜大海几人到的时候,屋里正热闹着,杜大江见客厅那崭新的缝纫机惊了一跳,这可不便宜还要工业券,弟弟也太惯孩子了。

        “大海,你这,几个孩子都上学,钱省着些花。”他知道杜蔓在学制衣,杜大海花这么多钱给她买缝纫机,其它孩子会怎么想,回头得找机会跟他说说才行。”

        “啊?你说这缝纫机,这不是我买的,是小葵买的,她和袁老学制药,自己赚的钱。”

        杜大江:……

        自己还想着要怎么给儿子谋个出路,人家不但自己赚钱,还能帮衬家人。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被自家老爹嫌弃的杜中华兄弟毫无所觉,已加入热烈讨论的队伍。

        杜葵心知父亲几人进城肯定有事,画完手中图样就放下了笔。

        众人移步客厅,满满当当围坐一圈,杜大海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期盼的看向杜葵,就盼着她能懂,给拿个主意。

        “这事得好好规划一下。”

        杜葵突然意识到,这不再是简单租山林的问题,既然派人调研,那就是要论证可行性,这个意义完全不同。

        要证明有实力有能力去实现既定目标,技术、人员、资金、生产销售,不过现在没时间搞这么全,只能从实力和生产销售上去多包装一下。

        杜葵皱眉凝思,众人毫无头绪,搞不懂她说的什么规划,也不知道从何问起。

        杜葵将事情从头理了一遍,道:“爹,大伯,没有一口否决就是好事,你们不用担心,问好考察时间和行程安排,顺利的话半天时间够了。

        “半天?”

        “对。”杜葵随手取来一张纸,“行程安排,后山,加工厂,贺记养生茶,各半小时,加上路上时间,半天时间算合理。”

        杜大海一头雾水,“还要去加工厂和贺记养生茶?”

        “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亮点,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想来对方没理由反对拒绝。”要说服别人,自然要拿出些实力和筹码。

        杜大海来的时候忐忑不安,回的时候信心满满。

        杜中华两兄弟被留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今后这种接待考察的事,只怕不会少,难道每次都要自己出马,那以后她去上学了怎么办,还飞回来救场不成。

        父亲大伯父年纪大了,很多思想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倒是两个堂兄,大堂兄沉稳,二堂兄活泛,改造一番撑撑门面还是可以,两兄弟当晚便在杜安屋中打地铺住下。


  (https://www.yqwxw.cc/html/86206/86206873/38063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wxw.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yq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