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笔趣阁 > 宋末大学者 > 002章鸡蛋糕挺好吃

002章鸡蛋糕挺好吃


小孩子觉大,午哥没一会就睡着了,直到大娘把他抱到自己车上、车队出发也没醒。大娘看着怀里的儿子,心里说不出的骄傲和满意。儿子从小就不哭不闹不打架,还非常聪明,两岁开始习字,三岁就能看些书,四岁时郎君教儿子大食数字,现在自己盘账时要带儿子在身边,算账又快又准。前几天周学究不告而辞,自己当时还有些生气,后来却是止不住的骄傲涌上来,别看咱儿子才五岁,老学究的学问也比不上儿子。

        出城门越远路上坑洼越多,到底把午哥给颠醒了。午哥转脑袋左右看看,确认是在车里,然后就伸胳膊、伸腿、抻懒腰。伸腿踢到大娘了,大娘也不含糊,啪家伙,一巴掌就呼到午哥腿上,午哥也没在乎,继续抻。大娘打完巴掌自己倒有些心疼,赶紧给揉揉,说:“这腿真长啊。”桂枝也在一边凑趣说:“可不是嘛,这两条大长腿长的,五岁就这么高,等到十五、六可得比老爷高多了。”大娘把午哥搂过来问他:“你咋这么高呢?说说都吃啥了?”

        午哥一拍胸脯说:“多啃骨头多运动,包你长到张飞高。”“嗨,还成顺口溜了,你不是馋吧?”午哥理直气壮的说:“说的就是馋,我要活到老,吃到老,吃遍东南西北。”大娘和桂枝被逗得哈哈大笑,桂枝说:“娘子,你咋生了个吃货儿子?”大娘一边笑一边拍午哥胳膊,“吃货哎。”看了午哥一眼又开始笑,笑得午哥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也跟着干笑了几声。大娘笑够了,搂着午哥说:“人家都要当官,就你要做吃货,不嫌丢人呐?”

        “丢啥人呐?千里做官只为财嘛,以后我多多赚钱就是了,何必做个吃拿卡要的窝囊官呢?等咱有了钱,包子买两个,吃一个扔一个,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咱就是有钱。”大娘和桂枝乐得不行,大娘一只手捂肚子乐,一只手拍午哥,“哎呀,完了完了,我真生了个吃货儿子呀。”

        大娘笑够了,对午哥说:“这话可不能跟你爹说,他就是你说的窝囊官。”说完又笑起来。

        三个人聊天取乐,时间过得很快,到山口时,看天时得有下午3点左右。出了山口就看到一个小湖,湖边到山坡全种的麦子,爷爷家就在半山腰。

        驴上坡费劲,大娘带着午哥下车,远远就看见爷爷和奶奶在坡上向这边望,大娘赶紧拉着午哥越过车队向坡上快走。到了爷爷奶奶身前,午哥跟着大娘一起行礼。爷爷云淡风轻的点点头,奶奶倒是挺热情,拉着午哥“乖孙、乖孙”的叫,又问大娘路上累不累之类的。

        后边车队上来了,大家进院子,大娘留下桂枝监督仆人卸东西,自己带着午哥到后跨院挑房间、摆家什连带着洗洗手、脸。

        午哥往藤椅上一躺,看老娘收拾东西,东西收拾差不离了,有仆妇过来招呼开饭。

        吃饭在堂屋,一桌四个人,有鱼,有腊肉,材料挺好,味道一般。莆田到底离海近,吃鱼还是不愁的,农村不比城里,吃肉要困难一些,多数是年前腌的腊肉。

        对付一口,午哥请示一句就下桌到外面溜达去了。天色还亮,午哥先在房前的平坝周围转转,房子是两进,午哥他们住的东跨院也是两进,一大圈高墙。西边有块半亩左右的菜地,菜地边上是厕所和猪圈、牛棚,菜园子周围用竹竿围着,防盗是没什么用,也就能防鸡偷菜吃。

        再往西面还有五、六户人家左右,门前没有平坝,只有条便道,便道一侧就是粮田,仔细看不只是小麦,还有旱稻子。旱稻也是种稻子,只不过需水量小,不用灌水,产量稍小些,生长也快,福建这边,要是光种旱稻子,一年能种两到叁茬,那可就比水稻产量大多了,不过这米可不怎么好吃,碎得很,没啥香味,也就是填填肚子。

        午哥顺着便道向西边走,可能各家都吃饭呢,院子里没人。走到最后这家,看样子比较穷些,院墙都没有,只用竹竿围着,院子里有个老头在编篓子。

        正好老头也看见午哥,正招呼他进去坐。午哥也没推辞,进去先行一礼,礼多人不怪嘛。在桌子旁边坐下,看老头编篓子。俩人儿客气几句,午哥就问他:“林伯,坡底下那湖里有鱼吗?”这老头姓林,就说:“有倒是有,你爷爷天天上那钓鱼去,不过这地方一年发一回大水,就是有,也没几条。”“那你给我编个鱼捂子吧,我到湖里捂鱼去。”林老头没编过鱼捂子,就问午哥:“啥样的鱼捂子?”午哥拿个草棍就在地上画个图,告诉他什么样。鱼捂子也简单,就是个带底的长竹篓子,下沿在水底,上沿得露在水面上,这么整鱼才不会憋死,底侧开个小口,编上倒须,专门抓泥鳅和鳝鱼的。林老头一看,这东西简单呐。“行啊,明天下午就给你送去。”“得嘞,明天送去我再给你钱。”林老头不乐意了,说:“这点东西要什么钱,咱又不是牙子,费点手指头都要钱,别人不骂我呀。”不要钱?午哥琢磨琢磨,不要钱,那就再给我做个摇椅吧。午哥把摇椅的轴测图画出来,指着图说:“这叫摇椅,你琢磨琢磨,做一个送我那去。”说完午哥起身就溜达出去了。

        当年老王下乡的时候才十六岁,到村里就被刘叔带走了,跟刘叔看林子去。那时候过的舒服,一年给村里两条山参就算全工分,平时就看一下山火,剩下时间全打猎、抓鱼了,还能给村里两个知青姐姐带点吃的。那时候,山脚下有一片沼泽地,泥鳅、鳝鱼多得是,当时就用蒲草编的鱼笼抓鱼。天天吃鱼,后来看到泥鳅就腻味,吃够够的,就把鱼卖到大队狐狸场,一斤三分钱,整好了能卖三块,买肉买酒,和刘叔喝去,喝完晚上刘叔就去勾搭寡妇去。

        刘叔当年从朝鲜战场回来时只带着一杆水连珠,腿也瘸了,村里为照顾他,就安排他去守林子。除了没老婆,日子过得还挺舒心。不过这人不是缺啥想啥嘛,总拿着酒肉到相好的那去,那时候生活作风还是大罪呢,可没人敢抓他,他浑呐,逮到你,就说你上山偷猎、点山火,先揍一顿再说,不服,再揍一顿,还不服,扒光了,吊外头揍,打到你服为止。就因为这,县里什么革委会呀、后来的县政府呀,都不敢进村。

        那时候日子舒服呀。午哥想想现在,各有各的舒服,嘿嘿。

        午哥又转了转就回去了。爷爷在厢房窗户底下的椅子上坐着,借着天光看书呢。午哥凑过去,桌上还有一本,是《晋书》,午哥拿起来,就坐旁边的台阶看起来。

        这个年代闲书很少,小说更加没有,娱乐嘛,茶馆有说书的,也不咋地。听说泉州有瓦子,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不过莆田可没有。再就是些棋类,什么双陆,骰子,围棋、象棋之类的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只能拿史书当闲书看。平时午哥最爱看的就是《吕氏春秋》和《淮南子》。

        晋国很乱,内战、外战不停。午哥以前看过一遍《晋书》,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各个战役,那时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优秀指挥官出现最多的时期,比三国可有意思多了。

        午哥看书很投入,旁边的爷爷老怀大悦,别管能不能看懂,这个年纪能看这类书就很了不起了,至少儿媳妇没骗他,孺子可教也。

        爷爷看天色渐暗,就跟午哥说:“看书时候精心点,一页书要四文钱呢。外面天色黑,回屋去吧。”说完自己先回屋了。

        午哥抬头看看天,回自己屋去了,点灯熬油看书不合适,所以洗脸洗脚,早早睡觉。

        第二天早起,午哥在院子里头活动腿脚,打两遍太极拳。午哥只会二十四式,瞎比划。

        午哥活动完了,就往厨房溜达,在城里一日三餐,农村则是一日两餐,早上只能吃糕点,不过午哥可受不了,到厨房弄点热乎的吃。

        厨房是独立的,这时候只有厨娘陈婶在。打过招呼,午哥在厨房转了转,厨房东西不多,有鸡蛋、面粉、大米、腊肉、干蘑菇,哦,还有一罐红糖。得嘞,整碗鸡蛋糕吃吧。

        叫陈婶烧水,这边午哥去拿碗,核计核计,干脆拿个盆,总不能自己吃独食,多整点大家一起吃吧。

        陈婶不放心,要枪午哥手里的盆,“哪能让你干这些粗苯活呢,给婶婶,婶婶来干。”午哥拦住她说:“婶放心,这活我在家里常干,咱家的厨子跟我还学过几样菜呢,放心,包管做出来好吃。”陈婶站在一边,没活干比较尴尬。午哥就对她说:“婶你仔细看着,明天就得你做了。”说完也没管她,继续忙活。

        往盆里打六个鸡蛋进去,使劲搅。等水烧开,盛到另一个盆里,把干香菇切开,再抓点虾皮,都扔水里泡着,等水凉了再加到鸡蛋里头,一份鸡蛋两份水,怎么蒸都不会老。

        让陈婶再烧些水,把竹篦子放底下。这边水也凉了,和鸡蛋掺一起,放三勺醋,再搅一搅,看锅里水开了,把盆蒸上。午哥到旁边菜地拔了几根葱,洗净切末,放碗里头。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开锅看看,行了。盆拿出来先给自己盛一碗,放点葱花,浇上酱油,尝一口,嘿,这滋味美呀。

        这酱油叫秋油,纯是豆子酿造,味道非常好。听说最好的酱油是用肉酿造的,价格昂贵,午哥可没吃过,不过秋油就已经非常好了,完全不需要味精。

        陈婶也拿勺子舀了口尝尝,然后就直点脑袋,烫的。午哥就逗她,“好吃不?”

        “好吃,好吃,真嫩,比豆腐嫩多了。”“一份鸡蛋,两份水,就不会老了,再就是掐准时间,小半刻,肯定能做出来同样的鸡蛋糕。”

        午哥把一碗鸡蛋糕吃完,又让陈婶把鸡蛋糕给老娘和爷爷、奶奶送去,就回自己屋去了。

        砚角已经把水打来,伺候着午哥洗脸、擦身。别的小孩都是梳冲天揪,午哥嫌麻烦,直接剪成球头,这时候可没有不能剪头发的说法。


  (https://www.yqxsge.cc/html/25/25903/15210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xs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2.yqxsge.cc